在大庆市人民医院口腔全科专业基地的荣誉墙上,一面鲜红的锦旗如同一束炽热的火焰,夺目而耀眼。它不仅仅是一块绣着金字的绸缎,更是一段关于成长、感恩与传承的生动叙事,其背后的主人公,是口腔全科住院医师巩大本。
暖心篇章——锦旗背后的故事
“细心细诊温柔耐心,不痛不疼保我牙命。”这诙谐又饱含真情的十六个字,宛如一股暖流,流淌在医患之间。患者冉女士,曾因牙齿剧痛,满脸痛苦地踏入口腔科诊室。初见到年轻的巩大本,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疑虑,毕竟,牙齿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,谁能轻易将自己的“牙命”托付给一位年轻医生呢?
然而,巩大本的一系列举动,彻底消除了冉女士的担忧。他俯下身,用温和的语气询问病情,眼神专注而认真,手中的器械轻缓地操作着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轻柔。治疗结束后,冉女士特意定制了这面锦旗,她感慨道:“巩医生不仅妙手回春,更让我感受到年轻医生的专业与温情。”这面锦旗,是患者信任的具象化,更是对巩大本个人医术与医德的高度赞誉,同时,也是对医院口腔全科住培体系成效的有力见证。
破茧成蝶——从青涩走向成熟
回忆起初来院入培时的场景,巩大本仍历历在目。“第一次独立接诊,手心里全是汗,连说话都结结巴巴。”那时的他,面对患者期待的目光,内心满是忐忑与不安。而责任导师口矫科主任吕少亮,宛如黑暗中的启明星,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每月一次的深度交流,成为巩大本成长路上的关键节点。吕少亮主任不仅会深入剖析他在临床病例中的得与失,更会以知心朋友的姿态,倾听他内心的迷茫与困惑。当巩大本在职业选择的分岔口犹豫不决时,吕少亮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,为他指明方向;当他在技术提升的瓶颈期自我否定时,吕少亮主任又能精准地找到突破点,给予鼓励与指导。这些推心置腹的交谈,如同一滴滴甘露,滋润着巩大本的心田,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自信、从容的医者。
在临床实践中,带教老师宋映雪同样功不可没。每当巩大本在操作中犯错或遇到难题,宋老师总会第一时间出现,耐心地分析问题,手把手地示范正确操作。“治病更要治心”,宋老师的这句教诲,深深烙印在巩大本的心中,让他明白了医者的使命不仅在于治疗疾病,更在于温暖人心。
从最初接诊时的紧张无措,到如今能够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诊疗;从面对患者压力时的内心焦虑,到收获患者满意笑容时的满满自豪,巩大本在带教老师们的悉心培育下,完成了从青涩新手到成熟医生的华丽转身。
成长摇篮——口腔全科住培专业基地
巩大本的蜕变,离不开口腔全科专业基地这片肥沃的土壤。近年来,该基地多次荣获医院优秀住培基地称号,在2024年黑龙江省住培专业基地综合评价中,更是跻身第一梯队,住培结业考核首次通过率与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%,成绩斐然。
基地采用“临床+理论+人文”的三维培养模式,为在培住院医师打造了全方位的成长平台。每月的病例复盘会,让学员们在实战中汲取经验,在总结中实现飞跃;患者满意度考核机制,将人文关怀融入规培评价,着力培养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。此外,基地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、技能培训和疑难病例讨论,拓宽学员视野,提升专业素养。
在住院医师的成长历程中,基地和带教老师们不仅是技术上的引路人,更是心灵上的守护者。当学员遭遇挫折时,老师们会耐心倾听,给予安慰与鼓励,帮助他们重振旗鼓;当学员取得进步时,及时送上肯定与赞扬,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。正是这种全方位的关怀,让住培学员成长为医术精湛、心怀大爱的优秀医生。
基地负责人车延梅主任坚定地表示:“优秀的医生是精心培育出来的。这面锦旗是团队传帮带成果的有力证明,未来,我们将持续深耕教学,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年轻医师!”
感恩为笔传承作墨
这面锦旗,是患者信任的勋章,是老师辛勤培育的结晶,更是团队协作的硕果,它承载着巩大本的成长记忆。
巩大本深情地说:“这面锦旗让我深知,作为医生,精湛医术固然重要,但仁爱之心更是根本。感谢患者的信任,同事的帮助,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,以及科室团队的全力支持。”这份感恩,如同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,激励着他在从医之路上砥砺前行。
一面锦旗,书写着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;一份荣誉,彰显着教学相长的丰硕成果。在巩大本的成长故事中,我们见证了大庆市人民医院口腔全科专业基地的温度与力量。这面锦旗,是辉煌的起点,而非终点——因为,医者仁心的传承,永不止步,永远在路上。
供稿|毕业后教育科